宜禾園地
宜禾園地
親職分享交流小天地 - 2022.09

親職分享交流小天地

分享資訊

時令已進入秋高氣爽的「秋天」,在早、晚的氣溫當中可以感受到絲絲的涼意。然而隨著季節的轉換,有些寶貝們會出現揉眼睛、打噴嚏、流鼻水的過敏反應,或是支氣管較弱的寶貝所引起的咳嗽又帶點痰音的感冒症狀。相信家長在家幫寶貝準備這個季節換穿的衣物;感到頭痛困擾。穿太多對容易流汗的寶貝而言,在秋天的季節長出秋痱的機率相當高,穿的少對於體質較弱的寶貝來說;就容易出現咳嗽、流鼻涕....。該如何幫寶貝準備衣物呢?中心提供幾點與家長做分享~
1、洋蔥式穿衣法:此方式較適合容易流汗的寶貝,方便照顧者依照天氣變化幫寶貝增減衣物。
2、棒球式穿衣法:短袖的上衣裡加穿一件薄長袖的包屁衣;若天氣較悶熱則可將短袖上衣脫下來。
3、玉米式穿衣法:裡面穿的薄薄的長袖包屁衣薄長褲,外出時加穿上一件小外套。對於4個月以下較小的寶貝而言;雖然有包巾包覆著,但在室內為了讓寶貝能夠有更舒適的睡眠品質,建議家長讓寶貝在入園前,幫寶貝穿上薄長袖包屁衣,並且加穿薄長褲及襪子,亦可在脖子圍上紗布巾,肚子圍上肚圍,其目的是避免寶貝在外出時因為室內、外的溫度的差別,一個不小心就著涼。
以上中心提供幾點的健康照護與您一起守護孩子的健康呦~ 
Lisa老師

適合發展
常常有家長問老師,我的孩子為什麼還不會翻身、坐、爬、站、走...的動作,老師們懂家長的擔憂,這些動作是孩子出生第一年內,會按照月齡漸漸發展出來的,所以,具備嬰幼兒發展的知識,是爸媽必須要學習的喔!有了相關知識,將幫助您們了解寶寶成長過程中,大概在幾個月大時,會開始出現什麼行為或什麼能力,其它的發展層面上,我們又應該提供哪些重要的經驗給寶寶,這也是為何中心老師會依孩子的個別需求,年紀和能力,來安排適合的活動,提供寶寶多元刺激和經驗喔!例如:如何協助寶寶翻身以及如何激發寶寶爬行的動機等等。每一個發展都非常重要,也會影響到孩子的下一個發展階段呢!現今資訊發達,爸媽在面對大量育兒資訊時,要保持理性來面對,千萬不可完全照單全收,畢竟,寶寶有個別差異,天生氣質、能力也不同,若家長在育兒的路上遇到任何發展上的問題,歡迎請教中心人員,必要時也可詢問專業醫生喔!
Betty老師

互動
我的孩子滿一歲半,只會叫爸爸媽媽,該怎麼辦呢?孩子到一定的年紀仍不太會說話,不免令父母擔心孩子是否有語言發展的問題。面對這種狀況,可多和孩子聊天、聽家長說故事繪本,讓他們模仿說話方式,達到開口目的;也有研究證實,若照顧者能給予幼兒豐富的語言經驗,不僅能提高幼兒語言能力,還能影響智商喔~因人類說話是透過學習、模仿而來,唯有增加孩子的語言刺激,他們才能從中學習,進一步說出第一個字,甚至第一句話。當孩子在18至24個月期間話比較少,亦可多和幼兒說話、聊天,透過日常生活中聽到的聲音,也可以讓幼兒練習學習聲音回應。利用幼兒喜歡的遊戲或活動,來鼓勵他們開口,例如孩子喜歡交 通工具,就可以利用在路上看到的車子或是玩具小汽車等等;告訴孩子,汽車「叭叭叭」、火車「嘟嘟~傾鏘傾鏘」。又例如孩子喜歡小動物,可以告訴孩子,小貓會「喵喵喵」、小狗會「汪汪汪」、牛會「哞~」、公雞會咕咕咕~」⋯⋯。爸爸媽媽也可以透過大量的親子(繪本)共讀,這樣可以讓幼兒學到更多的詞彙、提升幼兒溝通及表達的能力,更是增進親子關係亦是親子互動非常好的方式喔~ 提醒爸爸媽媽跟幼兒說的話不要太長、太快,可運用疊字、片語、明顯的音調等,來和幼兒溝通, 讓幼兒理解,進而模仿~ 建議爸爸媽媽每天來中心接孩子回家,可以在路上或是晚餐時間,問問孩子今天老師帶你玩了什麼 遊戲?說了什麼故事?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件?慢慢的引導孩子說出來,也可以引導孩子說出他的感覺,例如:你覺得開心嗎?快樂嗎?喜歡嗎?好玩嗎?想哭哭嗎?⋯⋯ 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被父母了解喔~《若孩子到兩歲半前還不會說話,可考慮找醫生諮詢唷!》
Grace老師

分享資訊
家長們您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孩子好會說話,比起我們孩童時期,現在孩子聰明多了!2歲多就可以跟人聊天、社會互動,常常孩子會突然蹦出一句平時沒聽過也沒教過的詞彙,讓大家驚喜萬分。雖然他們的詞彙簡單,但語彙的運用實在很不可思議,到底怎麼做孩子才能這麼會聊天呢?當孩子十個月時發現你的嘴巴動著動著就能發出聲音來,而注視著你的嘴巴,甚至好奇到想去抓你的嘴巴時,就盡量讓孩子看到你的「嘴型變化」。對小小孩來說,哭是最簡單的,只要不順意,先哭就對了,但漸漸長大,發現哭不能解決問題,「說出來」才能達到目的,但有些爸爸媽媽會把孩子的話說光,剝奪他學習的機會,導致孩子根本不用說,只要一個眼神,東西馬上到面前;另外,有幾點我們在跟孩子說話時應該要注意的:
1.用柔和的語氣,且要面對著孩子說話(切勿邊滑手機邊跟孩子說話)
2.發音要正確(颱風ㄈㄥ,不是颱轟)
3.說疊字(喝水水)很可愛,但請漸漸調整回正常的說話模式
4.說正面的話(把鞋子放好擺整齊,而不是「不把鞋子放好警察會抓走」)
5.直接說話不要暗示性語詞(當你給孩子夾菜,一開始要教孩子:「說謝謝!」接下來可以進一步問他:「謝謝誰啊?」漸漸讓孩子把這兩個短句變成一個句子:「謝謝媽媽!」然後,你可以再進一步問孩子:「謝謝媽媽什麼啊?」讓孩子想;並教孩子說:「謝謝媽媽為我夾菜。」這種教育方法,可以讓孩子深一步思考,而不只是應付地說聲謝謝,說完整的句子,會給人更有禮貌的印象。)
孩子是在向你學習、在模仿你,不是你向孩子學習,更不能模仿孩子,只要爸爸媽媽每天撥一些時間,陪孩子玩遊戲、說說話,增加孩子的認知與理解力,提升孩子的溝通意圖與動機,你就會是最了解孩子的那個人,也是孩子的最佳玩伴與說話老師喔
Amanda老師

分享資訊
不知家長有無發現,接近2歲或2歲以上的幼兒,時常喜歡手指物品,問大人“這是什麼形狀?”,也開始會說出簡易的形狀名稱,例如:圓形,三角形...等,其實形狀的辨識是孩子視覺能力中的一種。從小開始,爸媽就可以培養孩子形狀辨識與分類的能力,除了日常中隨處可見的物品可認識形狀外,也可以透過教玩具或是小遊戲,讓孩子在快樂的氣氛中,學會區分各種形狀的輪廓,藉此培養幼兒對形狀的認知.2歲以上的孩子已懂得辨別簡單的形狀,或從探索中發現形狀的特性,尤其喜歡玩形狀,顏色分類或是輪廓,影子的對應遊戲等;待幼兒年紀漸長,會具備組合物品的能力,這時可以開始嘗試不同難度的遊戲,例:形狀活動鑰匙玩具,不規則物品的輪廓對應...等,透過遊戲,強化了幼兒的形狀概念,和手眼協調能力外,也幫助幼兒了解形狀的特性.在中心,老師們都會安排合適的活動來引導幼兒學習,爸媽可以陪您家寶貝做類似的遊戲,也可在日常對話中,加入形狀或顏色的名稱,來加深孩子們的印象喔!
Maggie老師

共讀圖畫書
幼兒每日在中心用完上午餐後,總是迫不及待的詢問老師:「今天要說什麼故事呢?」 除了配合主題,老師也會準備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繪本,以及童話故事等都是很受歡迎的故事分享喔~
(童話故事中的內容老師會稍微修改,改用可以讓幼兒聽懂的方式),除此之外故事中能讓幼兒學到好與不好,真與假,善與非,同情與冷漠,亦可以培養孩子對道德的判斷力,如(三隻小豬 )~提醒做事情須勤勞不可投機取巧,兄弟間互相協助渡過難關,如(國王的新衣)~要相信自己做一個誠實不說謊的孩子等。多聆聽故事能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接觸語言的溝通,而童話故事更能激發兒童的想像力,會對新的事物充滿好奇心,而這樣的好奇的行為,會讓孩子從故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建議家長每天 抽一小段時間來與寶貝親子共讀,勿讓孩子常時間只接觸CD故事,或用眼睛來看故事(電視),陪伴聆聽故事會更有效果喔!
Kitty老師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