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禾園地
宜禾園地
親職分享交流小天地 - 2024.12

親職分享交流小天地

分享資訊
1.您是否有感到寶貝在滿兩歲後,在行為上有了許多的轉變,因孩子正進入一個2歲的叛逆期。2-3歲的孩子已可聽從指令,也能簡單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再是一個只有接收「聽」而不動作的小寶寶,此時孩子的認知能力、語言理解和表達開始越來越多,動作技能和體力上也越來越穩定,很多時候幼兒還以為自己做得到,但其實能力還未達到「穩定」,如果遇到挫折或被告知這樣是不可以時,就容易有情緒出現,情緒來的時候又急又想做好而做不好時,就放聲大哭,甚至丟東西、在地墊上滾、跺腳…等等,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

當在中心孩子發生有類似狀況時,老師會做適當處理,狀況處理~

第一天,例如:準備到地墊遊戲時,小朋友皆需戴上口罩,此時幼兒將口罩扯下來並丟在地上,老師請他撿起來,他卻不理會,而當小朋友要開始遊戲時,幼兒就略帶哭聲碎碎唸著:自己不能玩(此時幼兒是了解沒有戴口罩就無法玩的意義)。於是老師提醒他戴上口罩就可以來玩,這才願意自動撿起口罩,拿給老師協助戴上,再與小朋友們一起玩。

第二天~

同樣情形幼兒又將口罩丟到地上,老師看了孩子一眼後,試著選擇先不提醒,當其他小朋友開始遊戲時,他默默看着老師後,眼光立即轉向協助老師,並主動撿起口罩,請求幫忙載上,這時由協助老師協助引導,幼兒戴上口罩後就跑去與小朋友一起玩。

第三天~

老師幫忙小朋友一一戴上口罩,此時幼兒選擇不再將口罩拿下,並安靜坐好等待其他小朋友都戴好口罩後,再一起到地墊上玩。

經過三天的經驗後,幼兒已能了解並做到,戴上口罩=等待遊戲=大家一起玩,綜合上述是帶班級時過程,了解孩子的個性,讓身為父母及師長的我們,知道需要慢慢引導使得孩子在情緒覺察和表達更順暢,若在教養上有任何問題,可詢問Nina園長媽咪或班級導師,讓我們一起為孩子成長做努力唷!
kitty老師

分享資訊
2.1-2歲的幼兒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2歲幼兒他們的睡眠模式會逐漸變得更加規律,但仍需足夠的休息來支持身心發育,此階段的孩子仍然需要大量的睡眠,尤其是夜間的休息對他們的健康發育至關重要。幫助孩子建立穩定的睡眠習慣和作息時間,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能夠幫助他們更健康地成長。

除了建立有規律的作息時間(例如:每天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與起床)對他們來說很重要,也可以提供穩定的睡前儀式(如:說故事、照顧者哼安撫歌、播放輕柔音樂等)來幫助孩子放鬆,減少焦慮情緒,讓孩子逐漸學會自己入睡,而不依賴父母抱著或搖晃入睡。睡前也要避免過度活躍的互動遊戲或看電子產品,都會干擾孩子的入睡,建立穩定且安靜的睡前活動,避免過度刺激,也有助於睡眠質量。

在中心午休也都有睡前儀式,準備午休前老師會先與孩子們預告要準備午睡囉! 將教室電燈關掉,撥放睡前輕柔音樂,當孩子換完尿布後也都能自行走到自己休息的位置乖乖躺下來入睡。天氣漸漸變冷,午休起床後老師會幫孩子加件背心,喝點溫開水,讓孩子保持身體溫度,以避免著涼感冒了。讓我們一起守護孩子健康與成長,請家長假日也能同步進行唷!              
Nini老師

分享資訊
3.有家長詢問孩子不愛喝水又有便秘問題,嚴重的時候甚至大便都出血,每次大便都這麼辛苦,爸爸媽媽看了好難過,試了很多方法,但孩子就是對無色無味的水不賞臉,到底該怎麼辦?水雖沒有味道,但「水」對孩子而言,就像一個新的食物,需要適應一陣子,如果大人太早將水變得有味道,反而會讓孩子更不接受白開水。孩子在適應喝水的過程中,若大人不斷地強迫性給予,孩子會覺得這樣的過程「好討厭」,後續請孩子喝水,孩子自然就更討厭喝水。

孩子不喜歡白開水?7個方法讓孩子愛上喝水:

1.用不同造型的容器來喝水

例如:直接用杯子喝水或用有造型的吸管杯喝水,另外給1-2片米餅,讓孩子有點口渴感就自然會喝水。

2.把喝水變成遊戲

例如:在杯子外貼上魚貼紙,喝水喝到那個貼紙就可以得到那隻魚貼紙,來鼓勵孩子。

3.在水裡加一點水果片

家長能在孩子水杯裡放檸檬片或一點水果片,增加香氣,記得要用常溫水,孩子對於溫涼的水接受度會比較高。

4.讓孩子有「渴」的感覺

帶孩子出去活動,讓孩子有一點渴的感覺再提供水,孩子才會發現水是多麼美好。

5.全家一起努力常喝水

除了父母做榜樣,也要多讓孩子看到其他的兄弟姐妹在喝水。

6.把水放在容易看和拿的地方

讓孩子容易拿到水來喝,不論是在推車上或是在戶外,讓孩子都能容易看到且拿到他的水瓶或水壺來喝水。

7.別讓孩子把奶和果汁當水喝

一歲後孩子的奶量和果汁量應有所限制,奶大約就是一天兩次,1~3歲果汁一天最多不超過100cc且要稀釋才不會太甜,而一歲以下不給果汁。果汁和奶都含有水,當孩子喝太多的奶或果汁,自然不會想喝水。

讓孩子多補充水份的3大好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喝水」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

好處1:變得更快樂

補充水分不僅能提升孩子腦部的正向情緒,隨著體內不好物質跟著水分排出,孩子也會因此更感到神清氣爽。

好處2:減緩焦慮,提升專注力

當孩子攝取充足水分,可以提升大腦的認知功能並改善情緒,讓孩子的短期記憶力上升、提升上課的專注力。

好處3:幫助腸胃蠕動

喝水不僅能促進新陳代謝,可以幫助孩子「上廁所」時更順利。建議家長可以在孩子起床尚未吃早餐前,先給孩子喝一杯溫開水,促進孩子的腸胃蠕動,讓孩子可以順利「嗯嗯」不便秘~

以上提供家長參考若有任何問題,再請教班導師或園長媽咪唷!   
Tina老師

分享資訊
4.隨著孩子成長,學會翻身後,孩子的睡姿變得更加多樣化了,其中「趴睡」是最常見的選擇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兒科學會(簡稱AAP)的建議,嬰兒應以仰躺開始入睡,這是降低猝死症風險的最佳方式。然而,當孩子能夠自主翻身時,無需強行改變其姿勢,因為這是自然的發展過程。

趴睡確實是嬰幼兒窒息風險的考量,但學會翻身後,孩子的頸部力量和調整姿勢的能力已經發展得更好,風險也相對降低。而在中心的孩子們,如有趴睡時,老師會對翻身且趴睡的孩子,採取以下措施:

1.仰躺開始入睡:幫助孩子以仰躺開始入睡,如1歲以下孩子睡眠中,自行改為趴睡,老師會適時協助翻成仰睡,以降低趴睡的風險。

2.睡眠環境檢查:保持睡眠區域無雜物,如枕頭、毛毯或玩偶,並使用固定式的床墊。

3.密切觀察:老師們會不定時查看孩子睡姿,並會密切觀察,確保孩子的臉部和呼吸道保持暢通。

4.白天多練習趴玩:利用遊戲時間讓孩子多趴著玩,增強頸部和背部肌肉,提升他們的姿勢控制能力。

透過以上方式讓我們了解到,孩子在安全睡眠環境中的自然睡姿偏好是正常的,老師們也會隨時在孩子睡眠時,呵護每位孩子的安全與健康。如有任何問題,歡迎家長與Nina園長媽咪諮詢或詢問各班的班級導師。    
Emma老師

分享資訊
5.親愛的家長近日冷颼颼的天氣在孩子ㄧ早起床時,會因為吸到冷空氣而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那是因為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環境較為潮濕,而潮濕的環境就容易孶生病菌,對於抵抗力較弱、過敏體質的孩子面對這個季節就較為辛苦許多。照顧者除了幫孩子注意保暖,適時的給孩子多補充溫開水,來增加新陳代謝之外;在此建議家長每天準備帶孩子出門到校上課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在家中替孩子量體溫,如果孩子額溫超過37.5゚c或是耳溫38゚c時,請讓孩子先待在家中觀察,在孩子體溫降下來之後再入園,如果體溫超過38゚c,可以在家先用物理治療法~擦拭身體、喝溫開水或者等待醫療院所開始營業後帶孩子去給醫生評估(落實發燒不上課原則)。因為中心的孩子年紀偏小,在保護自己的孩子的同時也是在保護其他的孩子(避免交叉感染)。倘若幼兒有腹瀉狀態,請不要給他喝奶(嬰兒建議改用無乳糖或稀釋奶粉)較大的幼兒可提早跟園長說;請中心廚工阿姨準備適當的果泥以及清淡的清粥或是蔬菜粥,因為腹瀉的孩子腸胃需要休息,如果我們還是不斷地餵食,只會讓孩子的腸胃蠕動更快,而無法得到修復,反而會使腹瀉變得更嚴重,另外還是得需要到醫療院所看診拿藥吃,雙管齊下孩子的腸胃才會修復得快(有腹瀉情形,也請幼兒在家休息;觀察1-2天再入園)。讓我們一起替孩子們的健康做把關喔.                       
Lisa老師

2024.12親職分享交流小天地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