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禾園地
宜禾園地
親職分享交流小天地 - 2023.06

分享資訊

1.寶貝班的孩子很常見的就是將手放入口中又吸又吃的;隨之而來的就是口水流的整條口水巾濕答答的,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將手一直往口腔內塞進去,而發出「嘔吐」的聲音,感覺到不舒服了,才會手縮回來。舉凡只要能讓孩子隨手可得的東西一律都是先放入口中嚐一嚐,這些舉動都是常見的問題,對於正處於口腔期而未被滿足的孩子們而言,照顧者不需要太過於制止。因為“滿足”也是一種心理需求,他們會覺得很好玩;也會感到很新奇,因此才會出現這樣的行為。當孩子出現以上行為時;照顧者可採取以下措施~

1、選擇安全無毒的玩具之外;陪伴孩子一起玩與孩子多一點互動(可以轉移注意力)。

2、可以提供安全多樣化的固齒器;減少孩子咬其它東西的機會。

3、經常性消毒孩子隨手可得的物品,及勤清潔孩子的雙手。

4、在餐與餐之間給孩子一些小點心,依照孩子的月齡給予適當的水果.例:果泥、果片或是米餅…等。

5、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舒適感;不吝嗇的給孩子多點擁抱與安撫。

相信以上幾點對於愛吃手的孩子而言,能夠慢慢地獲得改善唷!
Lisa老師

家長參與

2.新北市政府在托嬰中心評鑑時,活動托育的部分有規定中心需辦理座談會、親職講座、親子活動、親師溝通及義工媽媽或故事媽媽等;而在今年新北市私立宜禾托嬰中心剛好成立10週年,特舉辦一場,讓孩子開拓視野的戶外自然生態探索活動,除能實際讓孩子認識可愛的動物外,亦能讓家長與寶貝藉此活動進行時,增加彼此更多的親密感;最後還能讓家長與寶貝們留下美好回憶與成長喜悅。中心戶外教學活動前準備工作,從中心開會討論-勘查場地-發放通知單與收回條-訂製餐盒-練習表演活動-準備禮物等;前後預備工作大約一個月,值得高興的是活動圓滿結束。

6/9週五當天ㄧ早大家各自在台北木柵動物園集合(10:20-10:30),家長很配合在訂定的時間到達目的地,無論是自行開車或與老師們一起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動物園,都能在時間範圍內到達,實在是很不容易;集合後大家發放名牌、領取餐盒以及專責小組購買團體票、拍大合照等等.待遊園解說完畢,即快速進入動物園;活動於10:50正式開始,首先到台灣動物園區,邊進行活動邊拍照,突然天公不作美的下著一陣大雨,此時也準備到昆蟲館進行活動,還好活動之前有先備案,看完昆蟲館就移至大貓熊館進行室內活動,讓炎熱的天氣突然之間變涼爽了;在大貓熊館的時候,已經是我們中午的休息時間,除讓家長們品嚐、享用中心訂購精緻的餐盒,也於12:40親師生互動的活動正式開始.首先,宜禾大家長致詞-介紹全體老師-最後開始活動精彩的表演,過程中親、師、生互動良好,孩子們也跳得很開心;中間穿插了一個橋段,就是頒發112年度「準畢業生領獎」;整個活動結束大概是在兩點,老師們就地解散,家長們如果想要繼續觀看動物園就自行離開或就地解散。當天由於天公不作美讓我們的活動提早結束,原設定無尾熊館與兒童動物園區,就無再進行;期待ㄅ館托嬰中心成立10週年的到來,有了這次的經驗相信在下一次的活動會更圓滿順利。
Nina老師


托育活動紀錄

3.能自己吃飯,對孩子而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因為這會讓孩子感到長大進而獨立有機會自己動手試試看;另外自己吃飯對孩子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也很有幫助;能自己吃飯是很重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別等到孩子準備進幼兒園才開始練習。從玩食物-玩湯匙開始,讓孩子快樂學習自己吃飯,照顧者也能輕鬆些!孩子學吃飯的發展過程提供家長參考。

1、孩子使用自己動手吃東西的發展進程大約在8~12個月,孩子就會自己拿米餅吃;當孩子可以自己手拿著食物吃,也能自行坐得穩,則為13~18個月,此時就可以開始讓孩子練習用湯匙吃簡單少量副食,如:水果丁或片。一開始孩子都是用握拳的方式拿湯匙,挖飯就像鏟土一樣,再加上力道控制還沒有發展很好,所以食物總是會弄得到處都是,但把食物送到嘴巴裡是有的。於1歲半至2歲,孩子在練習怎麼樣才能控制得更好,讓食物不會掉的到處都是,湯匙能平平的將食物送入口中。老師們,在孩子進入中心後,就會開始慢慢讓孩子練習吃副食,—開始會先餵孩子,待孩子吃剩下1/3時,就會讓孩子握拳拿湯匙自己練習吃,老師會隨時留意孩子拿湯匙,舀食物的姿勢, 並在學習過程中適時引導及鼓勵孩子。2歲左右,孩子漸漸發展用前三指拿湯匙,吃飯就更有效率,只有少數會掉的到處都是。且每天練習自己吃副食的孩子,到了大班就可以吃得更好,連喝湯都不容易灑出來。當孩子用湯匙就是吃不好,該怎麼辦呢?分享孩子吃不好的原因:

1.孩子無法握穩湯匙,是因為孩子的手部力氣還不夠,可以先選擇「湯勺」稍大,讓孩子容易送入嘴巴的湯匙。

2.不能好好將湯匙轉正送食物入口,是因為孩子還不會運用他的小肌肉,可以先選擇好拿的湯匙。

3.挖飯總是掉的到處都是,在平常就可以多練習舀的動作;中心有提供各式各様易於抓握教玩具,讓孩子常練習抓握物品,提升手部肌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孩子要用湯匙吃的好,和經驗質相當有關係,老師和家長都要耐心陪伴,當孩子吃的好, 也能培養出自信心, 另外好好吃飯與專注力、學習力的養成都是環環相扣,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食物重要性,可從思食-樸食-惜食;來教育孩子,若對孩子在吃飯時有任何問題,皆可詢問班級導師或園長喔!
Rita老師

分享資訊

4.一歲半後的孩子,已會走路穩定,爲滿足自己的探索與好奇心,就出現爬上爬下的動作,尤其喜歡爬椅子或從縫縫撈東西出來玩且還會放入嘴巴。兩歲前的孩童偶會藉由「把物品放入嘴裡」來探索周邊環境,常見幼兒誤食的東西.例如藥丸、乳液、屁屁膏或硬幣、鈕扣、電池、釘書針等小物品;如果已經吞下去,就觀察小孩有無任何不舒服,像是肚子痛、嘔吐、拉肚子、胸痛等等,並觀察近幾天的排泄物中有沒有把異物排出,如果沒有,就需要去醫院照X光請醫生評估取出;提醒爸媽,為了安全,在孩子的活動範圍內記得物品收拾好或是放在高處,讓孩子不易接觸到的地方,才能防止意外發生。隨時留意孩子的嘴巴,是否出現咀嚼像吃東西的動作,若是有則要立即檢查一下孩子嘴巴是否有放東西進入唷!此外,現在隨手可取到的消毒酒精也得放在孩子不易拿取的地方才會安全哦!
Sandy老師


適合發展

5.台灣的氣候穩定,孕育著豐富的水果資源,所以素有「水果王國」的美稱,幼兒們喜歡吃水果,但通常家長是給孩子們吃經過處理的水果,孩子們並不了解食物的原型,實在有些可惜呢!台灣有著各式各樣的水果等著孩子們去認識喔!中心老師們都會依照季節來安排水果活動,這陣子我們的寶貝們認識了許多水果,例如:鳳梨、草莓,木瓜、百香果、紅龍果…相信大家都知道「觀察」是探索的重要條件,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就從日常開始,老師會引導孩子觀察水果外觀、形狀、整顆與剖面的不同,觸摸表皮、知道食用的方法,品嚐…並引導孩子練習表達,說出感覺.例如:百香果圓圓的,聞起來有香香的味道,吃起來酸酸甜甜;木瓜對切後有許多小小的籽,讓孩子練習用湯匙刮除籽,木瓜聞起來有特殊的味道;透過實物和引導,讓孩子們對水果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喔!之後老師還會安排更多元的相關活動,例如:打果汁,製作水果凍…等,相信孩子們會渡過一個難忘的夏季時光喔!        
Maggie老師


分享資訊

6.俗話說「運動身體好」,現在的小孩接觸3C的時間比較長,外出也常常是父母接送、用車代步,真正能活動身體的時間跟以前的孩子比起來相對少了很多,在免疫負債時期,各種病毒接連登場,家長和老師幾乎都有一種感覺,就是感冒生病的孩子變多了。能提升免疫力的方式很多,但常被家長忽略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規律運動。根據研究,平均每天多走一千步的孩子,一個多月下來,約可減少四天的感冒時間;每週運動三小時,就能有效提升抵抗力。運動所帶來的好處,也包括暴露在陽光下,讓身體產生維生素D,以及讓孩子呼吸新鮮空氣、接觸有益的微生物等,這些都是讓孩子少生病的可能原因。那怎樣的規律運動才算呢?以小朋友來說,每天至少需要30分鐘出汗性大肌肉活動,而要如何鍛鍊到大肌肉群?大肌肉群是指身體軀幹、手部及腿部的肌肉群。身體軀幹包括:胸、背、腹部的肌肉。手部及腿部則是包括:上、下臂,大腿及小腿等。大肌肉群的功能是用來控制身體的大動作,像是走路、跑跳、旋轉、彎腰、蹲站、滑行、投接(物品)、攀爬、推拉等,都是需要靠大肌肉間的協調、互相配合來完成。其實鍛鍊小朋友的大肌肉也不難,每天帶孩子去公園奔跑半小時可能就已經達到目的了,但為了讓小朋友全身的大肌肉都能有充分、均衡的刺激和成長,舉凡盪鞦韆、溜滑梯、丟飛盤、搖呼拉圈、球類運動、走平衡木等等,都會運用到大肌肉群,除了運動時的快樂情緒,還能抒解各種壓力,更是促進健康的重要關鍵,希望忙碌的爸爸媽媽們,能讓我們一起努力撥出時間,陪孩子多運動喔!
Amanda老師



2023.06親職分享交流小天地

回上一頁